教財〔2004〕12號
全國中小學危改工程實施以來,在各地的重視下,中小學的校舍建設工作進展順利,總的來看,狀況是比較好的,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從近日由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組織的專家組對“義教工程”、“危改工程”的檢查情況來看,個別工程仍存在不按建設程序違規建設的問題,有的留有嚴重的質量安全隱患。今年4月26日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區義慶和鎮回民村小學校教室因鋼梁扭曲變形導致屋頂塌落,造成人員傷亡事件,就是一起典型的因建設工程屬“建筑無工程設計、項目無審批、施工單位無資質”的“三無工程”,并且校舍安全檢查不認真,沒有及時發現問題的責任事件。校舍改造涉及人民生命安全,必須警鐘長鳴。隨著汛期來臨,確保校舍安全極為重要。為嚴防校舍倒塌事故的發生,確保廣大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工程質量,現就中小學危房改造和校舍安全工作有關問題緊急通知如下:
一、各地要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精神,落實《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建設部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管理的意見》(教財〔2004〕8號)要求,提高對校舍安全和危房改造質量管理工作的認識,健全并落實校舍安全工作的領導責任制。如發生重大校舍安全事故,除追究當事學校和當事人的直接責任外,還要追究相關領導的責任。
二、各地要繼續完善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投入保障機制,建立穩定的中小學危房改造經費渠道。各級政府承諾用于危房改造的資金必須落實到位,嚴禁任何部門、單位或個人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平調、擠占、拖欠危房改造資金。對因資金不到位而影響工程進度和建設質量的,要對有關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追究行政責任。
三、各地要建立校舍安全預警體系和制定防險救災應急預案,預防突發事件,防止或減輕事故損失。要堅持危險校舍定期排查鑒定制度,做到經常性檢查,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防患于未然。學校發現隱患嚴重的校舍,要立即采取措施停止使用,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及時解決處理。既要保證安全,又要維護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要把危房改造工作和定期排查鑒定工作緊密結合,形成制度,常抓不懈。
在汛期來臨前,迅速組織有經驗、業務水平高的工程技術人員對所有中小學校舍安全進行一次全面負責的檢查,并認真做好檢查記錄。對于有安全問題的校舍,要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實到責任人,限期完成整改任務。
對于D級危房必須立即封閉停止使用,無改造價值的應予拆除。拆除前必須在危房周邊設置安全隔離帶,防止發生危險。
對于C、B級危房應立即組織學校、設計、施工人員排除危險點,加固危險構件,保證房屋安全使用。對于局部險情一時排除不掉的,也應封閉不安全的部分校舍并停止使用。
在汛期中應落實專人負責,密切注意觀察房屋的變化,一有情況,立即報告并及時處理。
對于地處山區河溝附近和有不良地基的學校,應請求地質勘探部門的協助,做出科學的地質勘探報告并與氣象部門保持緊密聯系,預防山洪暴發、山體滑坡、泥石流、基礎沉陷等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
學校的附屬用房及設施的安全也極其重要,不能忽視。如學校食堂、禮堂、風雨操場等人流密集場所,廁所、浴室、庫房、圍墻、擋土墻、走道欄桿及供水、供電等。
四、加強校舍建設質量和建后維護管理。各地在進行中小學危房核查鑒定和危房改造工作中,要本著對國家、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切實把好技術關、質量關,要杜絕出現因工作疏漏而使危房核查流于形式或將舊危房改造成新危房等情況。對于校舍建設,不管是中央補助還是地方自籌的項目,不管是新建還是改擴建項目,不管是建樓房還是建平房,都必須嚴格執行法定的建設程序。各級教育、發展改革(計劃)、財政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加強對工程項目的監管工作,杜絕“三無工程”和“三邊工程”,保證校舍建設質量。
各地要按照《檔案法》的有關要求,建立和完善校舍建筑檔案,并加強對改造后校舍的日常維護和管理,保證校舍使用安全。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