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財〔2004〕8號
國務院決定從2003年至2005年,繼續實施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以下簡稱工程),這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推進農村教育工作的一項重大措施。工程實施以來,地方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的部署,積極籌措資金,精心組織實施,強化質量監管,較好地保證了工程質量。但是,少數地方還存在著領導重視不夠、組織不力,中小學危房改造機制不健全,配套資金不落實,不按建設程序辦事,工程監管不到位等現象和問題,甚至個別地方把舊危房改造成了“新危房”。對此,各地要有清醒的認識,要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工程質量?,F就進一步加強工程管理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強工程組織領導,落實工程管理責任
工程建設實行在政府統一領導下,教育、發展和改革(計劃)、財政、建設等部門共同參與組織的工作管理體制。各級政府要按照《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的實施意見》(教財〔2003〕5號)要求,成立工程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落實工程領導和管理責任,全面負責本地區工程的組織實施。各級危改辦在工程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具體負責工程的組織實施和管理工作。全國危改辦負責全國工程的宏觀管理和監督檢查;省級危改辦負責全?。ㄗ灾螀^、直轄市)工程的組織管理和監督檢查,負責對本省項目管理人員的組織培訓;市(地)級危改辦負責本市(地)工程的實施管理和監督檢查,并對轄區內竣工備案項目逐一復核??h級政府負責對工程全過程的組織與管理,縣級危改辦對每個工程項目要做到危房面積核實到位、項目開工指導到位、項目竣工驗收到位。項目竣工后,縣級政府要組織有關部門及專業技術人員對竣工項目逐一進行驗收,并報市(地)級危改辦備案。項目竣工驗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并辦理有關固定資產交接手續。
教育、發展和改革(計劃)、財政和建設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強協調與溝通,按照統一管理的要求,發揮各級危改辦的作用,同時各部門要根據各自的工作職能,主動承擔相應的職責。教育行政部門側重負責工程規劃制定和組織管理;發展和改革(計劃)部門側重負責按基建程序對工程項目立項審核;財政部門側重負責工程資金管理;建設部門側重負責工程建筑質量監管。
二、健全危房改造保障機制,確保危房改造資金投入
各地要繼續完善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投入保障機制,建立穩定的中小學危房改造經費渠道。對工程基礎建設涉及的各類行政性收費要嚴格執行有關政策,并本著為農村教育辦實事的原則,給予減免優惠。嚴禁以各種名義對工程項目高收費、亂收費。
所有危房改造項目必須實行“公示制”,接受社會監督。工程建設資金(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專項資金以及其他渠道籌措的資金)要統一納入各級財政國庫,實行分賬核算管理,??顚S?。項目資金由各級財政按建設進度撥付,要確保工程建設資金的落實和到位,從源頭上防止拖欠工程款的發生。建設資金不到位的工程項目,不予招標、不予辦理施工許可(開工報告)。工程建設中要按合同約定按時支付工程款。嚴禁拖欠農民工工資。
各地要加強對工程專項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工作,財政部派駐各地專員辦、發展和改革(計劃)部門項目稽查辦和教育行政部門內審機構要聯合組織對工程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稽查。全國危改辦也將對各地工程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對弄虛作假、貪污受賄和截留、擠占、挪用、克扣工程資金的單位和個人,要嚴格按照有關法規,追究有關負責人的責任。
三、強化工程責任制,確保工程建設質量
工程質量是校舍安全的基本保障,是危房改造工作的生命線。各地要本著對國家、對人民、對歷史高度負責的精神,把加強工程質量管理作為中小學危房改造和校舍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思想,確保危房改造項目的建筑使用壽命在50年以上。
各地要認真落實工程質量行政領導人責任制、項目法人責任制、參建單位工程質量領導人責任制和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加強管理人員隊伍建設和業務培訓,規范危房鑒定、校園規劃、工程立項、勘察設計、招標管理、施工監理、資金使用、竣工驗收、檔案管理等工作程序。不管是中央補助還是地方自籌資金的危改項目,不管是新建還是改擴建項目,不管是樓房還是平房,凡是納入工程的,都必須嚴格執行法定的建設程序,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工程勘察、設計單位進行地質勘察和工程設計。要嚴格按照強制性標準進行設計和施工。嚴禁將工程發包給沒有資質或資質達不到要求的施工單位。項目法人和施工單位要對所采購的材料和設備質量負責,監理單位要嚴格檢驗進場的材料和設備,嚴禁使用不合格的產品。
針對農村中小學平房校舍改造不規范問題,各地要認真總結經驗,采取切實可行的做法加以解決。凡具備監理條件的要嚴格實行監理制,不具備監理條件的,縣級危改辦應選派熟悉基建業務的人員組成專門的工程監督小組進駐施工現場,對工程進行質量監督??h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縣危改項目質量的監管工作。
各地要建立健全工程質量追究制度,切實執行工程質量“問責制”。各有關部門要堅持對工程建設全過程監控,嚴格執行規定程序,履行規定手續,認真落實工程建設管理和監督責任。所有參與危改工程設計、施工、監理、監督與管理的單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和有關責任人員都要按各自的職責對工程質量負終身責任。對因玩忽職守,造成工程質量問題,或發生校舍倒塌,造成人員傷亡的,要堅決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責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責任。
四、完善危房查勘鑒定制度,建立校舍安全預警體系
各地要建立健全校舍安全預警體系和險情緊急處理預案制度,對中小學危房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避險、早改造。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加強校舍設施日常維護和管理,學校要指定專人負責校舍安全,并明確職責,強化日常安全檢查??h級政府有關部門每年要組織對轄區內中小學校舍進行安全檢查和危房鑒定,并明確責任主管部門,切實做到經常檢查,定期養護,及時修繕,確保校舍正常使用。對那些暫時無力改造的危舊校舍,要重點監控,嚴重的要及時封閉停用,D級危房必須全部拆除。要妥善安排好危房改造期間的周轉校舍,避免出現“露天學?!被颉坝螕魧W?!?,確保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學校發現校舍險情隱患要在第一時間內及時報告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接到報告后要及時報告本級人民政府,并按照險情緊急處理預案及時采取有效的避險措施。不及時發現、報告校舍險情的,責任在學校;發現險情不及時避險、改造的,責任在縣級政府。
各地要增強防患意識,做好危舊校舍的安全和在建項目的質量復查工作,做到復查不留死角。對于在復查中發現沒有辦理工程投建手續或手續不齊全以及沒有驗收或驗收不合格就交付使用的工程,由建設單位委托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結構可靠性檢測,該加固的要加固,該停止使用的堅決停止使用,確保校舍質量安全。
各地要本著求真務實的精神,對本地區2001年至2003年中小學危房改造情況進行一次全面自查,針對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采取整改措施,并將自查結果于5月30日前報全國危改辦。
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建設部將責成全國危改辦組織檢查組對各地的工程建設情況進行專項檢查。一經發現地方政府承諾配套資金不到位或弄虛作假的,不按建設程序辦事、存在嚴重質量隱患的,將嚴肅查處,并將核減該省下年度中央專項投資和暫停審批新項目。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