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中發〔2018〕34號)及《教育部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教財〔2019〕6號),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2021年度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預算執行情況績效自評工作的通知》(財監〔2022〕1號),2022年3—4月,教育部在對各地報送的年度績效自評材料進行審核評價基礎上,對2021年度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資金項目進行了績效自評?,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1.政策背景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教育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9〕27號),職業教育實行以政府投入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擔、其他多種渠道籌措經費的投入機制,總體為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所需財政補助經費主要按照隸屬關系等由中央與地方財政分別承擔,中央財政通過轉移支付對地方統籌給予支持。
目前,中央財政通過“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資金”,支持和引導地方積極發展現代職業教育,主要用于推進高等職業院校高水平發展,鞏固和完善高等職業院校生均撥款制度;提高中等職業院校辦學水平,保障中等職業院校辦學條件;加強“雙師型”專任教師和“1+X”師資培養培訓,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加強產教融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合作方式等。
2.資金情況
2021年度,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資金共計投入596.27億元,其中中央資金276.91億元,地方投入299.27億元,其他投入20.09億元。
中央投入方面。根據《財政部 教育部關于提前下達2021年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資金預算的通知》(財教〔2020〕202號)及《財政部 教育部關于下達2021年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資金預算的通知》(財教〔2021〕78號),2021年度,中央財政共投入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資金276.91億元,其中提前下達231.40億元,當年下達45.51億元。
地方投入方面。各省份切實發揮省級統籌作用,完善地方財政投入保障機制,結合年度職業教育重點工作,并按照輕重緩急原則科學分配資金,向農村、邊遠、民族地區以及主要經濟帶等區域經濟重點發展地區傾斜,向國家急需特需專業,以及技術技能積累和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方面的專業傾斜。2021年度,地方在中央財政基礎上增加投入財政資金299.27億元,其中河北省最多,為137.28億元;有5個省份投入其他資金計20.09億元。
二、績效目標設定情況
1.整體績效目標情況
年度總體目標。一是高職生均撥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二是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全面推進。三是1+X證書制度試點范圍逐步擴大。四是中職學校布局得到優化,改擴建中等職業學校校舍、實驗實訓場地以及其他附屬設施,配置圖書和教學儀器設備。五是啟動實施新一輪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
年度績效指標。根據年度總體目標,對產出、效益和滿意度指標進行細化。產出指標包括數量指標、質量指標和時效指標,設定了各省份高職生均撥款水平、教師國家級培訓任務完成率、1+X證書制度試點參與考生人數等數量指標,中職學校新建或改建校舍及場地達到建設要求的比率、“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比例等質量指標,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任務完成情況、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任務完成進度等時效指標。設定了高職平均就業率、帶動地方開展省級及以下專兼職教師培養培訓規模等社會效益指標。設定了教師培訓(企業實踐)匿名評估滿意率、參訓教師所在學校反饋滿意率等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
2.區域績效目標情況
2021年初,各省份根據區域職業教育工作相關規劃、轉移支付提前下達資金額度、上年度轉移支付執行情況等因素,設定區域績效目標表,報教育部、財政部審核。2021年3月,教育部成立績效目標審核工作組,從完整性、相關性、適當性和可行性等方面,對各省份報送的2021年度中央對地方教育轉移支付區域績效目標表進行了審核。2021年4月,財政部、教育部下達2021年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資金預算,同步下達各省份區域績效目標。各省份教育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綜合考慮區域年度職業教育發展相關規劃、重點工作、區域績效目標設定情況、資金分配方案、項目績效目標申報情況等因素,將區域績效目標分解下達到有關市、縣(區)和職業院校。
三、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年度目標完成情況
2021年,中央繼續發揮示范引導作用,通過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資金轉移支付工作的實施,鞏固中等職業教育在現代職教體系中的基礎性地位,深化職業本科教育,加強職業院校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推進優秀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傮w目標完成情況較好。
高等職業教育方面。2021年,各省份高職生均撥款水平均達到了12000元/年?生的最低標準,為高等職業發展提供了根本保障。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工作穩步推進,通過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帶動職業教育持續深化改革,強化內涵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等職業教育方面。2021年,各省份在優化結構布局的基礎上,通過改擴建中職學校校舍、實驗實訓場地以及其他附屬設施,配置圖書和教學儀器設備等,提升中等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如,陜西省2021年實現改擴建校舍30.57萬平方米、體育運動場地13.21萬平方米,新增、改擴建實訓基地69個,購置圖書5.08萬冊、教學實習設備1.93萬臺(件),明顯改善了辦學條件。
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升方面。2021年,各省份通過職業院校教師培養培訓,提高職教教師專業水平,推進職業院校教學水平提升。除個別省份因疫情等原因影響未按時完成培訓計劃外,大部分省份均按時完成培訓計劃,培訓完成質量較好。2021年,全國“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比例實現正增長。
2.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一是高職生均撥款水平≥12000元。根據區域績效自評情況,高職生均撥款水平全部大于或等于每生每年12000元的標準,平均達到每生每年14271.76元,指標完成情況較好。
二是教師國家級培訓任務完成情況較好。根據區域績效自評情況,吉林、廣西、陜西和安徽因疫情等原因影響,培訓任務完成率未達90%,其他各省份教師國家級培訓任務完成率≥90%。
三是1+X證書制度試點參與考生人數比上年增加。根據區域績效自評情況,參與“1+X”證書制度試點的學生人數相較上一年度均有所增加,100%完成計劃目標。
四是中職學校新建或改建校舍、場地達到建設要求的比率為100%。根據區域績效自評情況,各省份已完工工程的建設質量情況較好,符合建設要求??傮w來看,該指標未發生偏離。
五是“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比例實現正增長。根據區域績效自評情況,各省份“雙師型”教師占比相較上年均有所提高。
六是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基本完成培訓任務。根據區域績效自評情況,結合數量指標“教師國家級培訓任務完成率”完成情況來看,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培訓任務總體完成率97.60%。
七是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按照任務書時限完成。根據區域績效自評情況,該指標總體完成率98.60%。
3.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一是高職平均就業率≥90%。根據區域績效自評情況,高職平均就業率達92.69%,該指標完成情況較好。
二是帶動地方開展省級及以下專兼職教師培養培訓規模持續擴大。根據區域績效自評情況,省級及以下專兼職教師培訓規模有所擴大,該指標完成情況較好。
4.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
一是教師培訓(企業實踐)匿名評估滿意率≥80%。根據各省份滿意度調查數據,“教師培訓(企業實踐)匿名評估滿意率”完成值為89.73%,實現目標值。
二是參訓教師所在學校反饋滿意率≥80%。根據各省份滿意度調查數據,“參訓教師所在學校反饋滿意率”完成值為89.44%,實現目標值。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