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基〔2005〕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文化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文化局:
2003年以來,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共同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在農村中小學初步搭建信息化環境。2002年,文化部、財政部共同實施了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利用現代高新技術手段,將優質文化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整合,通過互聯網和衛星等通道傳送到基層服務網點,讓基層群眾就近方便地享受文化服務,促進了農村文化服務手段和方式的創新。為進一步向廣大農村地區提供優質文化教育資源,教育部、文化部決定將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與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實施結合起來,搭建資源共享平臺,將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優秀文化資源,通過中國教育衛星寬帶網傳輸到農村中小學,豐富農村中小學和廣大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促進農村先進文化的傳播。把農村中小學建設成為農村教育中心、文化中心和信息傳播中心,為農村教育服務,為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要充分發揮數字資源較為豐富的優勢,精心挑選適合農村中小學學生和教師、適合廣大農民特點的精品資源,為農村中小學提供影視、數字圖書、藝術節目等旨在提高中小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知識的數字資源。
二、教育部提供中國教育衛星寬帶傳輸網作為資源傳輸平臺,依托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專用數字頻道,建立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專題欄目,免費向農村中小學學生傳輸共享工程的數字資源。
三、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農村中小學校,同時也是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基層中心,其設施設備在課余時間、節假日、寒暑假應向當地廣大農民開放,并公布開放時間,讓農民收看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提供的數字資源。
四、各級教育、文化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文化資源接收工作。要使具備接收條件的每所農村中小學校都能接收到優秀文化資源,當地文化行政部門要提供業務上的指導。
二○○五年一月十四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