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黨〔2004〕38號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以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忠于職守,無私奉獻,開拓創新,在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中取得了顯著成績,不斷涌現出一批批先進模范人物?;繇?、鄒有云、黃靜華、盤振玉、林崇德五位模范教師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霍懋征,原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教師、副校長,全國首批特級教師。她自1943年參加工作,矢志不渝獻身小學教育事業,辛勤耕耘61載,德高望重,教藝精湛,堪稱師表。她是“愛的教育”的早期倡導者和實踐者,堅持“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一座右銘,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以愛執教。她積極倡導“文道統一”的教學原則,刻苦鉆研教學業務,不畏艱難,積極進取,勇于創新,做出了突出貢獻。
鄒有云,江西省永修縣拓林鎮黃嶺村小學太陽山教學點教師,全國模范教師,全國中小學德育先進工作者。他自1974年主動到位于大山深處、條件艱苦的太陽山教學點任教,30年如一日,安貧樂教,艱苦創業,為農村教育事業默默耕耘、無私奉獻。他愛生如子,為照顧、幫助貧困學生,節衣縮食,任勞任怨。他堅持不懈地開展升國旗、國旗講話、主題隊會、慶“六一”等形式多樣的思想教育活動,把一個山溝里的教學點辦得生動活潑,深受山民喜愛。他謙遜質樸,積極探索復式教學新方法,教育教學質量在當地名列前茅,群眾贊揚他是一位“站在太陽山上托起太陽的人”。
黃靜華,上海市尚文初級中學特級教師,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師德標兵。在33年的教育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生涯中,以高尚的師德、精湛的育人藝術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對學生傾注了全部的愛心,模范履行了教師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和光榮使命。她面向全體學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用辛勤的汗水為國家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合格人才。她在長期班級德育工作實踐中,創造性地探索富有時代氣息、適應學生身心特點的德育新內容、新途徑和新方法,取得了突出成績,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她撰寫的幾十萬字的班主任筆記,受到了專家的高度評價和社會的廣泛贊譽。
盤振玉,湖南省郴州市塘溪鄉五馬垅小學教師,瑤族,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師德標兵。她22年如一日,扎根邊遠貧困的大瑤山區,為培育山村瑤族幼苗,嘔心瀝血,默默耕耘,無怨無悔。為盡早修復被山洪沖毀的學校,借錢蓋學校。為改善辦學條件,她和家人自己動手制作教具,將教室旁的土丘開成平地做操場。她無微不至關懷學生,為住校生洗衣做飯、開荒種菜、治病防病。她堅守一人一校崗位,進行瑤語和普通話“雙語”教學,將全部的愛都獻給了山村的學校和學生,2003年被湖南省政府授予“農村教師突出貢獻獎”。
林崇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師德標兵。他自1965年參加教育工作,積極投身發展心理學研究,學術造詣高深。他積極探索,執著追求,將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堅持知與行的統一。他愛崗敬業,治學嚴謹,潛心教書育人,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教育學生樹立科學精神和奉獻祖國的高尚情操,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影響學生,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
霍懋征、鄒有云、黃靜華、盤振玉、林崇德五位模范教師是我國新時期人民教師的楷模,是師德的表率。他們的典型事跡和高尚師德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為加強師德建設工作,弘揚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崇高品質和奉獻精神,大力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尚,教育部黨組決定,在全國教育系統開展向霍懋征、鄒有云、黃靜華、盤振玉、林崇德五位模范教師學習的活動。各級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高度重視、認真組織、深入持久地開展學習活動。通過學習活動,激勵廣大教師積極投身教育事業,涌現出更多的優秀教師群體和先進模范人物。
教育部黨組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向霍懋征、鄒有云、黃靜華、盤振玉和林崇德五位模范教師學習。要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的崇高思想;學習他們教書育人、愛生如子、為人師表、無私奉獻的高尚師德;學習他們艱苦奮斗、孜孜不倦、勇于探索、開拓創新的敬業精神。希望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以霍懋征、鄒有云、黃靜華、盤振玉和林崇德五位教師為榜樣,學習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精神,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堅持育人為本,以德立教,愛崗敬業,為人師表,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業務素質,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做為人民服務的教師,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為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