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廣東省推進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的第二年,根據種類較多、布點量大、區域跨度廣的實際,在借鑒去年經驗的基礎上,廣東省注重堅持“以行政的力度推動,用專業的嚴謹推進”的原則。具體來說,是注重建立四個工作機制。
一是建立省市縣教育部門統籌管理、共同參與組織協調的工作機制。語保工程的工作模式是“政府主導、學者支持、社會參與”。我省注重積極發揮行政主導組織的作用,除了將教育部、國家語委、語保中心的有關文件及時逐層下發到市縣教育局,提高思想認識,引起足夠重視外,還要求當地有調查任務的縣(市、區)教育局的語委干部參加省級培訓,并與對應的調查團隊對接,雙方共同商討制定組織調查工作方案。我省明確要求縣(市、區)教育局在尋找、確定發音人和攝錄場所,測試發音人的普通話等級水平,協調做好后勤保障等方面大力支持和配合課題組開展調查工作。
二是建立首席專家分片(分類)包干指導、監督落實,各課題負責人負具體責任的工作機制。我省今年共有21個點(含2個瀕危漢語方言點),調查點較多,任務較重。為此,我省五位首席專家進行分片(分類)包干指導、監督落實,其中四位專家分別負責指導一定數量調查點的紙筆調查,一位專家負責指導所有點的攝錄技術。所有專家在調查初期,深入調查實地,進行前期糾偏和指導。各課題負責人在調查過程中,主動向首席專家匯報工作進展等情況,并根據首席專家的指導意見對問題進行整改。課題組之間互相幫助,到工作完成較快較好的調查點參觀、學習,或者請對方到自己的調查點進行指導和協助。
三是建立2016年首批課題調查經驗反饋、借鑒的工作機制。在今年的省級培訓會上,由2016年調查任務完成較好的佛岡點負責人及成員向今年21個調查團隊介紹經驗,并請來培訓所在地(今年三水調查點)的老男、老女、青男三位發音人共同開展現場調查演示。演示包括場地布置、紙筆調查記音、單人發音和多人對話攝錄、儀器設備操作注意事項講解等。演示在培訓會場旁邊的獨立場所進行,通過攝錄機和網絡技術將演示過程實時傳到培訓會場的兩個大屏幕上,今年所有課題的負責人和技術成員在會場觀看演示。演示完畢之后,首席專家對演示進行點評。各團隊就紙筆調查和音視頻攝錄中的常見問題與佛岡點調查團隊及首席專家進行互動問答,為接下來的實地調查做好充分準備。
四是建立關鍵環節(階段)督促檢查、保障質量的工作機制,并實施臺帳式管理。今年,我省印發《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廣東項目組織實施方案(2017)》,要求在調查前期、中期檢查、預驗收、驗收等幾個關鍵環節(階段)進行督促檢查,確保進度和質量。同時,我省建立臺帳管理機制,將關鍵階段、重點環節的工作內容做成一覽表,由課題負責人、首席專家共同填寫、簽名,并由課題負責人根據項目進展階段需求報送省語委辦備查。同時,為保證調查任務的進度和質量,省語委辦定期編發有關各課題組工作進展的通報。今年已經編發了兩期通報,第一期在7月初編發,通報已進入實地調查階段的調查團隊,督促尚未進入實地調查的團隊盡快行動。第二期在8月初編發,對已完成實地調查任務的調查團隊予以表揚,對尚未完成實地調查任務的團隊督促其加快進度,并提醒所有調查團隊盡快開展語料整理工作,以迎接9月份的中期檢查。通過編發通報,對又好又快的調查團隊予以肯定,對后進的調查點予以鞭策,最終實現對各調查點工作進度、質量的規范管理。
另外,今年我省還注重加強與廣東廣播電視臺等媒體的全方位合作,擴大影響,形成合力共推的良好社會氛圍。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