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背景下,如何推動拔尖創新人才脫穎而出,使優秀人才站在學科發展前沿,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是現階段博士生培養的重要任務和主要問題之一。
天津大學博士生教育綜合改革通過加強學科交叉培養、國際化教育和工程實踐訓練等重點舉措,培養博士生的學術創新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提升工科博士生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能力,為工科優勢高校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提供經驗。
一、五個維度推進學科交叉培養,提高博士生學術創新能力
以高水平學術團隊為支撐,從學科平臺、研究領域、導師團隊、生源結構和知識體系等五方面匯聚資源,搭建平臺,推進博士生的學科交叉培養,提升博士生學術創新能力。
1.建設交叉科研平臺。聚焦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科研任務,以問題為導向,啟動建設12個學科交叉平臺和科研中心。推進高水平、實質性的學科交叉與協同創新,產出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顯著提升了博士生科研創新能力。
2.設置交叉研究領域。面向新工業革命的發展,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結合天大的學科優勢和未來學科布局,設置重點建設學科領域,并成立新興學院,推動學科交叉、融合與創新。重點建設化工能源等10個學科領域,成立了網絡安全學院、數據科學研究院、醫學部、“分子+”研究院、人工智能學院、智能與計算學部等,設置合成生物學等交叉學科。
3.組建交叉導師團隊。以科研任務為牽引,組建跨學科的導師大團隊,實施聯合指導與交叉培養。對交叉學科導師團隊配置額外招生計劃,調動導師團隊招收和培養博士生的積極性。2018年組建29個跨學科導師團。
4.遴選交叉優質生源。制定跨學科招收推免研究生實施方案,鼓勵和推動學院、學科領域跨學科招收推免研究生,進行跨學科聯合培養,提高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質量。
5.構建交叉知識體系。發揮課程學習在博士生培養中的作用,優化博士生課程體系,開展新工科課程建設,拓寬學術視野,激發創新意識。首批21門體現學科交叉和科研成果的研究生新工科課程群建成并開課。
二、實施項目制一體化培養,提高博士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1.項目制培養工程博士
更加緊密地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與行業大型龍頭企事業單位合作,以項目制形式開展非全日制定向、全日制準定向工程博士的聯合培養,實現從招生、培養到就業的一體化育人。
工程博士項目制一體化培養,以工程項目為牽引,工程博士的招生、培養和學位授予均圍繞工程博士的能力提升而展開,培養過程更緊密,培養模式更協同,培養工作更高效。2018年,先后與中國節能環保集團、中電數據服務有限公司等簽訂聯合培養協議。
2.提升導師隊伍的工程實踐指導能力
在實現導師資格向導師崗位轉變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革導師制度,區分學術型、專業型兩種類型導師,制定工程博士導師的上崗條件和選拔辦法,提升工程博士導師隊伍的工程實踐指導能力。在遴選過程中,要求導師具有突出的工程技術理論基礎和工程實踐能力,且正在承擔工程類大項目,具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并取得顯著工程應用成果。
三、開展論文國際培育與國際評審,提高博士生的國際競爭力
在實施“國際競爭力提升計劃”,拓展博士生海外學術經歷、建立國際化教育教學體系基礎上,進一步實施“頂尖博士論文國際化培育計劃”,建立起博士生學位論文的國際聯合指導模式,推進博士生培養國內評價與國際評價雙軌并進,探索一條更便捷、高效的博士生國際化培養新途徑。
1.博士學位論文國際化培育
由具有較好的國際科研合作與聯合培養基礎、學科國際影響力較強的學院聘請海外專家對博士生論文工作合作指導,實行國際評審與國際答辯,提高博士生培養水平。
2.博士學位論文國際評審
邀請國際同行專家評審博士論文,推動高層次人才培養參與國際學術評價,提高博士論文質量和學生的國際競爭能力。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