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質性改革舉措
我校按照“系統設計、問題導向、重點突破、逐步實施”的改革思路,以“實踐為魂,綜合為道,分類為綱”為原則,以機械工程、材料工程、集成電路工程、航空工程、金融、法律、翻譯、獸醫、應用統計等9個專業學位類別領域改革試點為抓手和基礎,深化全校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努力構建具有交大特色、專業學位類別特征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體系:
1.引導、督促、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科學定位,在擴大專業學位研究生規模、調整結構的同時,確保教育質量和培養效益同步提升。機械工程專業已經停止招收以學術型碩士為目標的學生,數學科學學院從2018級只招收應用統計專業碩士生;嚴格審核專業學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內容和質量,確保實踐導向性和一線問題類課程模塊穩中有升,逐步扭轉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學術化傾向。
2.主動對接行業發展需求,搭建和完善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推進研究生課程內涵建設,實現從按照學科知識構建課程體系到按照學科知識與行業需求有機結合構建課程體系;促進業界導師參與課程體系規劃、課程建設與教學內容的改革;把資格證書、崗位需求、行業培訓等應用型內容納入課程范圍;將半年以上的企業實習實踐作為必修環節并合理考核;全面推進項目式實踐課程建設,校內實踐平臺統一授課,提供項目實戰鍛煉。
3.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案例體系和實踐體系改革。推進建設金融學碩士、法律碩士案例庫建設,積極利用上海市MBA課程案例庫等資源,為學生培養提供經典、鮮活的一線資源支持;與中國商飛、上海聯影等重點行業單位建立深度合作,強化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的作用,建立產學研有機融合的協同育人模式;充分發揮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訓練中心等校內實踐平臺的作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4.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雙師隊伍建設。加強校內教師和校外實踐教師兩支隊伍建設,在專業學位設置、授權點審核等環節強化校內教師自身具備行業職業任職資格要求;從實踐部門直接聘用相關人員擔任指導教師及任課教師,如聘請了30多位中國商飛的業務骨干擔任業界導師,航空工程專業與霍尼韋爾(中國)共建“工程設計與實踐”課程。
5.構建符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評價體系。取消專業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的統一要求,試行課程論文、實踐報告、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多元綜合評價,完善專業學位授予評價體系。
6.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國際化培養進程。推進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南加州文化創意產業學院、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中英國際低碳學院等以專業學位為主的研究生教育國際特區建設,建立了上海交通大學-莫斯科航空學院雙碩士項目等一批有鮮明行業特色的專業學位國際聯培項目。
7.優化重組專業學位研究生管理體制。建立“大培養”制度,統籌進行學術學位研究生管理與專業學位研究生管理。充分發揮校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的指導、咨詢和監督作用,共同改進專業學位培養過程;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授權探索。
二、可推廣經驗
1.依托學校與行業企業在前期科研合作中建立的深厚聯系,建立并深化與相關企業的合作辦學模式。
2.拓寬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國際化培養之路,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建立一批具有鮮明專業特色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國際特區及研究生聯合培養項目。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