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京大學在多年探索基礎上正式啟動“二三三”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以創新培養模式為主線,系統拓展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寬度與深度,為碩士研究生的個性化培養提供多樣性的選擇空間,形成有利于碩士研究生自主選擇發展路徑、成長成才的培養模式。其中,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改革的總體思路是以職業需求和創新創業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和產學結合為核心,加強課程體系、實踐基地、質量標準三個培養要素的建設,推動院系形成“三位一體”的特色化專業學位培養模式。改革啟動以來,共有21個院系共30個專業學位類別(領域)實施了改革方案,具體改革舉措及成效經驗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明確培養定位,全面改革專業學位培養方案
新培養方案主要特色如下:其一,全新設計專業學位課程體系結構。將課程體系分為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實踐課和選修課四類,專業實踐課程(含案例課程)的學分占比均高于30%,大幅度提高實踐課程的數量和比重;其二,提升實踐環節培養內涵和質量。明確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環節的時長、學分、培養過程和考核要求,提升實踐環節內涵和質量,實習結束后由培養院系和實踐基地聯合進行考核;其三,構建專業學位質量標準體系。制定畢業作品的標準和形式,保障畢業生綜合運用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學生通過完成畢業作品,既鍛煉實際能力和技能,增加就業競爭力,又可為畢業論文提供實踐素材。
二、面向行業需求,建設專業學位特色課程
重點建設面向需求的專業學位特色課程,新建課程要求突出課程應用性和綜合性,增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系,大力推進案例教學和實踐教學。改革以來,共立項建設110門專業學位特色課程、90個專業學位案例。課程類型有案例課程、工作坊課程和行業嵌入型課程等,其中工作坊課程以問題為導向,使用真實項目檢驗學生的實踐與理論學習效果;行業嵌入型課程采取院系和企業合作的形式,校外導師授課學時達50%以上。
三、建設示范基地,加強實踐應用能力培養
積極聯合相關行業企業,擴大經費投入,重點建設長期穩定的、有研究型大學特色的示范性實踐基地,健全基地管理制度,實現合作共贏的長效運行機制。我校示范性實踐基地要求具備創新平臺、指導教師、實踐課題、組織管理和條件保障五個要素,并開展嵌入式課程、生產課題研究、創新創業和行業產業實習等教學活動。改革以來,共立項建設86個示范性實踐基地并逐步投入使用,超過40%的學生可到示范性實踐基地完成專業實踐。
四、依托“雙創”平臺,開展招生試點改革
對承擔國家科技任務或政府、企業委托重大項目的國家“雙創”平臺,試點設立專碩指標,探索工程碩士培養新模式,直接為國家雙創事業提供高層次人力資源支撐。今年,我校對10個校政產學研平臺(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分基地)專設招生指標計劃,實施平臺聯合培養,完成應用型研發項目,提升創新創業能力。
五、強化改革領導能力,不斷完善學校頂層設計
學校和研究生院主持制定學校層面改革方案,全面推進改革實踐,將專業學位綜合改革納入全校本碩博貫通的一體化、系統性的改革體系,并在“二三三”培養模式中具體落實貫徹,加強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統籌互動,進而實現了碩士生“二三三”培養模式與本科生“三三制”培養模式與博士生“四三三”培養模式的聯動。
兩年來,我?;凇岸迸囵B模式的新培養方案全面啟用,綜合改革成效明顯。學生對特色課程的滿意度大幅提升,實踐基地獲評“全國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和江蘇省優秀工作站,“翻譯碩士”、“口腔醫學碩士”入選專業學位培養A類案例,醫學專業學位改革成果獲得江蘇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一等獎;通過綜合改革,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初步實現了從外掛成長型到體系內嵌型、自主發展型到規范提升型、局部探索型到系統推進型的轉變。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