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國法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開始承擔深化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兩年來,在各培養單位和研究組專家的大力支持下,試點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一、綜改進展情況
?。ㄒ唬┨剿魍晟品纱T士招生考試制度
研究制定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考試改革建議方案,加強對綜合素質、實踐能力的考察,同時區分法本考生與非法本考生背景,允許與培養項目或專業方向結合,實行多樣化考察。
?。ǘ┬抻喭瓿煞纱T士指導性培養方案
針對原有培養方案在內容和要求與新形勢下人才培養需求存在明顯不適應的問題,由教指委組織專家組對其進行修訂。一是堅持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同一質量標準;二是根據非法本和法本的不同特點,規定不同培養目標的基本要求。三是調整課程和學分設置,將《鄧小平理論》修改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將《法律職業倫理》設為必修課;在學分設置方面,非法本要求不低于73學分;法本要求不低于54學分;四是強化實踐教學,明確要求專業實習應由培養單位統一組織實施,且時間均不少于6個月;五是對學位論文的選題、寫作基本規范和字數等方面都作了統一的要求和規定。
?。ㄈ┨剿餮芯糠蓪I學位研究生教育與法律職業資格銜接機制
根據法學教育特別是法律碩士教育現狀以及國家司法考試制度的改革與發展趨勢,課題組針對法律碩士教育如何與法律職業資格銜接問題提出了理論思考:包括探討建立統一的法律職業人員規范化培訓制度、探索構建統一的法律碩士司法助理制度和建立認證評估體系。
?。ㄋ模┓蓪I學位研究生培養流程改革
1.4+2模式。一是注重培養課程改革,打破原有的課堂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通過增開人文社科基礎課程、提高實踐性課程比例、優化案例與研討課程等形式,鍛煉和提高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處理能力以及對法律理論的理解運用能力。二是突出國際化培養,提升學生國際化交流能力,豐富學生國際化經歷,培育學生國際化視野。三是有針對性地建立多個實習基地,并安排經驗豐富、專業能力強的導師指導學生實習。
2.3+3模式。以推行“本碩貫通”教育為改革切入點,通過科學嚴密的遴選程序,甄選優質的生源,按照行業用人的要求調整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方法,從本科高年級(大四)直至研究生階段開始轉入更為專業化、更為深入細致的法律職業科目訓練。
?。ㄎ澹娀纱T士專業學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一是進一步明確導師所屬的法律碩士專業方向,增強導師對學生指導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二是優化校內導師隊伍的性別、年齡、學緣、職稱等結構。三是全面推行雙導師制,明確雙導師的主要工作職責。四是發揮校外導師在實踐課程中的作用。
?。┓纱T士培養質量評價監督機制的建立和完善
討論修訂《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授權審核評估指標體系》,計劃用于對2018年后新增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的專項評估。目前該評估體系初步設計完成,共設置4個一級指標,9個二級指標,共32個測評點。
二、取得的經驗
一是深入進行調研,對研究的課題進行深刻分析,理清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明確研究目標方向。二是與實務部門多溝通,爭取支持。三是應邊研究邊實踐,對已取得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展開有針對性的試點工作,以便充實研究成果、付諸實踐。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