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月18日)
教基〔2001〕2號
為了貫徹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和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進一步落實"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指導思想,教育部決定,把小學開設英語課程作為21世紀初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F就小學開設英語課程提出如下意見。
一、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
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基本目標是:2001年秋季始,全國城市和縣城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程;2002年秋季,鄉鎮所在地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程。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起始年級一般為三年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可結合實際,確定本地區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工作目標和步驟。
在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工作中,要保護和支持日語和俄語等其他語種的外語教學。鼓勵以其他語種作為主要外語課程的學校辦出自己的特色。積極支持"雙外語"等教學實驗活動。
二、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基本要求
小學英語教學要依據《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重視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引導學生樂于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防止和糾正以教授語音和語法等語言知識為主的做法,把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和興趣上。小學英語的評價應按照課程目標的要求,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不允許將學生的考試成績排隊,并以此作為各種評比和選拔的依據。小學開設英語課程應遵循短課時、高頻率的原則,學??赏ㄟ^長短課結合,課內外配合,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教學活動。要保證每周至少四次教學活動,學??筛鶕唧w條件,靈活安排。開設英語課程的小學,從三年級起,語文課減少一課時,其余英語教學活動時間,由地方課時中解決。
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小學英語的教學方式。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觀念,充分利用遠距離教學手段和英語教學音像資源,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教師條件較好的城市或地區,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利用英語音像媒體。英語師資條件暫不具備的地區,要積極利用英語電視節目、錄像帶、光盤和錄音帶等資源,在教師的指導和組織下開展教學活動。
從2001年上半年開始,中國教育電視臺將播放小學英語教師培訓系列節目,以提高教師英語教學能力,并制作部分小學英語電視教學節目,2001年秋季開學起定時和滾動播放,同時提供相應的音像媒體,供小學組織英語教學選用。
三、加強小學英語教材的管理
鑒于目前國內已有相當數量的小學英語教材,當前,解決小學英語教材的需求主要是按照《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組織對現有教材的審查,規范管理。審查通過的教材將列入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2002年秋季開始,未列入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的小學英語教材將停止使用。新編小學英語教材須報我部立項核準。鼓勵研制開發高質量的英語教學軟件。
四、 加強小學英語師資隊伍的建設
加強小學英語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目前,要重點搞好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和輔導教師的培訓工作,以解決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急迫需要??砷_展轉崗培訓,對具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在職小學教師,通過培訓合格后,可轉崗從事英語教學或兼職承擔英語教學輔導工作。各級師范院校、教師進修院校、中小學教研室要在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劃和指導下對在職小學教師進行培訓。
加強各級各類師范院校英語教育專業建設,努力擴大和提高師范院校培養小學師資的規模和能力。要繼續辦好中等外語師范學校。鼓勵并支持有條件的中等師范學校舉辦英語專業班。中等師范學校要開設英語必修課。有條件的中等師范學??筛慕橹械韧庹Z師范學校。
依據本地區實際,對小學英語教師的配備標準、教學工作量、職務聘任和工資待遇等做出合理規定。為吸引優秀小學英語教師,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鼓勵政策。鼓勵非師范院校英語專業畢業生到小學任教。
五、加強對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領導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充分認識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重要性,加強領導,制定可操作的實施方案,講求實效,穩步推進。有條件的地區要為小學接收英語課程節目,提供必要的條件。特別是解決有線電視的接收,配備電視機、錄像機和錄音機等必要的設備。其他地區要充分利用"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和"校校通工程"。
加強小學英語課程與教學的科學研究。我部將建立全國小學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對全國的小學英語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進行指導。各級教研部門要配備專職的小學英語教研員,積極組織小學英語教師開展教學研究工作。
各地要有計劃地建立若干"示范班"、"示范校"和"示范區",開展教學改革實驗,總結推廣先進經驗,為當地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發揮示范作用。
當今世界,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標志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活動的全球化使外語,特別是英語,日益成為我國對外開放和與國際交往的重要工具。學習和掌握一門外語是對21世紀公民的基本要求。
近年來,小學開設英語的地區日益增加,規模迅速擴大。教學實驗項目的開展為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提供了經驗和基礎。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適應21世紀我國國民綜合素質提高的需要,教育部決定從2001年秋季起,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為指導全國小學英語教學,特制訂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作為小學英語課程實施、教學評價、教材審查和選用的主要依據。
一、課程目的
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發展需求,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二、起始年級與課時安排
小學英語課程開設的起始年級為三年級。為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小學開設英語課程應遵循長短課時結合、高頻率的原則;保證每周不少于四次教學活動。三、四年級以短課時為主;五、六級長短課時結合,長課時不低于兩課時。
三、教學目標與要求
目前對小學英語教學共提出兩個級別的要求,一級為小學三、四年級的教學目標要求,二級為小學五、六年級的教學要求。有條件的地區可以超過二級的要求,有困難的地區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后可以適當降低要求。
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要求級別目標類別目標描述
一級聽、做
讀、寫
視聽
聽
說
讀
寫
玩、演
注:小學英語的話題范圍包括數字、顏色、時間、天氣、食品、服裝、玩具、動植物、身體、個人情況、家庭、學校、朋友、文體活動、節日等。
2、小學階段學生接觸的詞匯以話題范圍為主,總量控制在600-700單詞。本教學要求對詞匯不作具體規定。
四、 教學模式與方法
根據小學生學習的特點,小學英語教學要創建以活動課為主的教學模式。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小學英語教學不講解語法概念。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采用聽、做、說、唱、玩、演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達,側重提高小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語進行聽、說、唱、演的能力。
小學五、六年級的英語教學,在進一步加強學生聽說能力的同時,發展初步的讀寫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五、 教材與資源
小學英語教材應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與語感;要有利于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培養他們對異國文化的正確態度。教材還應有利于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和做事情的能力,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認識世界的能力。小學英語教學應盡量采用多種媒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利用錄音機、VCD機、廣播、電視、網絡等設備和技術,創設良好語言環境和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
六、 教學評價
小學英語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評價形式應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評價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學生平時參與各種英語教學活動所表現出的興趣、態度和交流能力為主要依據。
三、四年級的期末或學年評價基本不采用書面測試方式,應采用與平時教學活動相近的方式進行,通過對學生的觀察和與學生交流等方式評價學生。五、六年級的期末或學年考試可采用口筆試結合的方式??谠囈疾閷W生實際運用所學語言的能力,考查要貼近學生生活。筆試主要考查聽和讀的技能。
終結性評價可采用等級制或達標的方法記成績,不用百分制。不要對學生的考試成績排隊并以此作為各種評比或選拔的依據。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