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名稱: |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學校生活衛生設施改造經驗交流暨現場會紀要》的通知 | ||||
信息索引: | 360A17-08-2011-0001-1 | 生成日期: | 2011-01-13 | 發文機構: | 教育部辦公廳 |
發文字號: | 教體藝廳〔2011〕2號 | 信息類別: | 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 | ||
內容概述: | 2010年11月29日至30日,教育部在四川省廣元市召開了學校生活衛生設施改造經驗交流暨現場會,現印發《學校生活衛生設施改造經驗交流暨現場會紀要》。 |
教體藝廳〔2011〕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加大中小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生活衛生設施改造力度,規范中小學校生活衛生設施改造的衛生要求,我部于2010年11月29日至30日在四川省廣元市召開了學校生活衛生設施改造經驗交流暨現場會?,F將《學校生活衛生設施改造經驗交流暨現場會紀要》印發給你們,請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認真落實紀要各項要求,做好中小學校生活衛生設施改造工作。
附件:學校生活衛生設施改造經驗交流暨現場會紀要
教育部辦公廳
二○一一年一月十三日
附件:
學校生活衛生設施改造經驗交流暨現場會紀要
2010年11月29-30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發展規劃司、財務司聯合在四川省廣元市召開學校生活衛生設施改造經驗交流暨現場會。本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發〔2007〕7號,以下簡稱中央7號文件),總結交流各地實施中小學校生活衛生設施改造的經驗和做法,明確中小學校生活衛生設施改造中的衛生要求,強化中小學校生活衛生設施的規范管理,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西部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的8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陜西省、重慶市、四川省廣元市、河南省南陽市、貴州省印江縣在大會上分別介紹了各自開展學校生活衛生設施改造與管理的做法與經驗。陜西省把改善農村學校衛生面貌與農村教育改革和發展相結合,自2007年實施新農村衛生新校園建設工程以來,始終堅持工程建設與學校建設、教育教學、學生素質培養、為“三農”服務密切結合,在工程建設中,以“改廁治污”為主要目標,以沼氣系統、衛生廁所、清潔廚房為工程建設主系統,增列綜合實踐活動課、衛生新校園網和校園小種植、小養殖為工程建設子項目,進行農村學校創建“生態校園、綠色校園、和諧校園”的創新實踐。三年來,全省11個市(區)共建成試點學校465所,使30多萬農村中小學師生受益。重慶市市委、市政府把學校衛生設施建設納入到“健康重慶”建設的總體規劃之中,把改善學校衛生基礎設施條件作為“健康校園”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實施新農村衛生新校園建設工程、農村學校飲水工程、實施教學黑板改造工程、實施農村學校食堂建設工程等5項工程,改善中小學基礎衛生條件,從2006年開始,市級財政先后安排專項經費2.87億元資金,解決了4000多所農村中小學師生的安全飲水問題和改善了706所農村中小學的廁所衛生狀況,改造了39個區縣農村中小學的黑板;全市37個區縣又配套投入3.5億元,實施農村學校食堂建設工程,改善了44萬學生的就餐條件。四川省廣元市堅持政府主導大力實施學校衛生改造工程,2007年6月起,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領導下,全市學校開始實施改水、改廚(房)、改廁、改不良衛生習慣,加強學校衛生管理的“四改一加強”工程,截至目前98%的學校用上了自來水,95%的學校廚房功能完善,管理規范,90%的農村學校廁所達到了衛生廁所建造標準,全市中小學生接受了系統的健康教育?!八母囊患訌姟惫こ痰膶嵤?,不僅使學生生活、學習條件大為改觀,學校食品衛生及安全管理工作得到加強,對統籌城鄉教育均衡發展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河南省南陽市重視學校食堂建設和管理,通過抓好“三個落實”( 組織領導落實,建設資金落實,責任目標落實),堅持“三個并重”( 堅持規劃與建設并重,堅持建設與質量并重,堅持建設與管理并重),構筑學校食品衛生安全防線,確保了廣大青少年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長。目前各級政府投入經費3000多萬元,教育部門投入經費9000多萬元,社會投入經費1500多萬元,改造建設學校食堂面積32萬平方米。 貴州省印江縣將學校生活衛生設施改造統籌納入在全縣學校實施的“五化三園”工程(五化:規劃、綠化、美化、硬化、文化。三園:學園、花園、樂園),共投入專項資金達240多萬元,完成32所農村學校衛生廁所與洗手設施設備建設,為23所學校解決了飲用水設施。
會議指出,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教育經費投入的增加,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對農村學校生活衛生設施與條件的改善逐步重視,特別是2007年中央7號文件印發以后,各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7號文件,通過多種途徑加大經費投入,推動農村學校生活衛生設施建設與改造,使農村學校食堂、飲用水設施、廁所等生活衛生設施在原有基礎上有了明顯改觀。但同時也應看到,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發展還很不平衡,農村學校生活衛生設施存在不少問題,危害學生健康的衛生安全隱患還未得到有效消除。因食堂、飲用水設施、廁所等生活衛生設施不符合衛生要求所致的學校食物中毒、腸道傳染病每年都有發生,嚴重影響學生身心健康。這些問題,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必須增進對學校衛生設施改造急迫性的認識。
會議強調,學校生活衛生設施是學校教育教學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不僅是學生學習知識、獲得知識的場所,也應該成為促進學生健康的場所。學校生活衛生設施與學生的健康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學校生活衛生設施不符合衛生標準與要求將成為引發食物中毒、腸道傳染病、腸道寄生蟲病的安全隱患,直接影響青少年的健康。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將做好學校生活衛生設施改造工作作為保障學生健康安全的具體措施、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內容、作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必然要求和貫徹落實中央7號文件和《教育規劃綱要》的自覺行動,納入工作計劃,列入工作日程。特別要在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制定當地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時,把學校生活與衛生設施建設與改造作為重要內容,進行統籌考慮和安排。要通過“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建設工程”、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等相關教育工程的實施,大力推動學校生活衛生設施建設和改造工作。
在學校生活衛生設施建設和改造的具體實施過程中,要按照相關衛生要求,從工程規劃、設計、審批以及實施、竣工驗收全過程加強管理,確保新建、改建的食堂、宿舍、飲用水設施、廁所等的生活衛生設施符合相關衛生要求。要主動爭取衛生部門協助,把好規劃設計、建設過程、竣工驗收時的衛生監督關,最大限度地消除設計、建設中有可能出現的衛生隱患,使工程建設一次到位。
要加強部門間配合與協作,形成共同推進學校生活衛生設施建設和改造工作的機制。加強與當地發改、財政、水利等部門的溝通和協調,爭取相關部門在規劃、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加強與衛生部門的溝通和合作,發揮衛生部門在食堂、宿舍、飲用水設施、廁所等生活衛生設施建設與改造中的技術支持和專業指導作用;加強教育行政部門內各有關職能部門的溝通,明確職責,加強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學校生活衛生設施建設與改造。
要堅持建設、改造與加強管理并舉,既要按照國家相關衛生要求,加強對生活衛生設施從工程規劃、設計、審批以及實施、竣工驗收的全過程管理,確保新建、改建的生活衛生設施符合衛生要求,又要將學校生活衛生設施的日常衛生管理納入工作計劃,建立健全學校食堂、飲用水、宿舍、廁所等衛生管理制度,加強督導檢查,保證各項制度的落實。要加強學生的健康教育,培養他們的健康理念、意識和行為習慣。要通過硬件建設與常規管理、健康教育相結合,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