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名稱: | 教育部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切實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意見 | ||||
信息索引: | 360A17-08-2004-0310-1 | 生成日期: | 2004-05-19 | 發文機構: | 教育部 |
發文字號: | 教體藝〔2004〕5號 | 信息類別: | 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 | ||
內容概述: | 課時安排、宣傳教育活動、師資培訓、教學研究、艾滋病患者遺孤免費義務教育、督促檢查 |
教體藝〔2004〕5號
自1985年我國首次報告艾滋病病例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以及各地區、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但從總體上看,我國艾滋病疫情仍呈現出快速上升的趨勢,其傳播與蔓延的勢頭還沒有得到有效遏制。據流行病學調查的最新結果顯示,全國現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約84萬人,其中8萬人為艾滋病病人。
為切實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有效遏制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趨勢,國務院近期下發了《國務院關于切實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國發〔2004〕7號),并召開了全國艾滋病防治工作會議,對艾滋病防治工作作出進一步部署和要求。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通知》和會議精神,現就加強學校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出以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艾滋病防治工作關系到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和民族興衰,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一定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從保障學校師生員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維護國家穩定和發展的大局出發,充分認識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對黨、對國家、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切實將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統籌規劃。要按照《國務院關于切實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和《教育部關于貫徹落實〈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2001-2005年)〉的意見》等文件要求,進一步部署學校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狠抓落實,確保學校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在各級各類大、中學校全面、深入地開展。
二、要切實將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開設相應的課程或講座。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按照《中學生預防艾滋病專題教育大綱》要求,在普通中學的地方課時中安排預防艾滋病專題教育課時(初中6課時、高中4課時)。中等職業學校要參照《中學生預防艾滋病專題教育大綱》要求,安排4-6課時,開展預防艾滋病專題教育。普通高等學校應開設專題講座或將其內容納入健康教育等相關課程,每學年平均課時不少于1課時。使學生了解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掌握預防艾滋病的知識和相關生活技能,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抵御艾滋病侵襲的能力,避免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視行為。
三、各類大、中學校要充分利用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的機會,動員學校各有關部門及團組織、紅十字會等廣泛參與,通過同伴教育、主題班會、繪畫、讀書活動、知識競賽、圖片展覽等多種形式,集中開展具有一定聲勢的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活動。
四、采取多種宣傳教育形式,廣泛開展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各類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以及普通高中必須要結合新生體檢和入學教育向每一位入學新生發放“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處方”。到2005年,發放率應達到100%。高等學校、普通中學及中等職業學校圖書館或閱覽室應根據師生人數配備相應數量的預防艾滋病、遠離毒品、無償獻血等相關知識的科普讀物,供師生開架閱讀或借閱。到2005年,學校相關科普讀物的配置率達到80%以上;到2008年,達到100%。各類大、中學校校園宣傳欄中應設有相對固定的艾滋病防治宣傳園地,并做到內容定期更新。到2005年,宣傳園地的設置率應達到70%以上;到2008年,達到80%以上。建有校園網絡的大、中學校應在校園網中設置相對固定的艾滋病防治宣傳欄目。到2005年,宣傳欄目的設置率達到70%以上;到2008年,達到80%以上。還要利用校園廣播、閉路電視等不定期地宣傳預防艾滋病科普知識。
五、重視和加強學校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師資培訓工作和教學研究工作,提高學校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切實按照《教育部關于貫徹落實〈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2001-2005年)〉的意見》要求,在2005年底前對大、中學校承擔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師資和校醫進行一次輪訓。要安排和籌措相應的培訓經費,調動各種力量,采取多種形式,對學校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師資進行培訓。師范院校要將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識納入相關課程,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教育。有條件的地區應利用當地醫學院?;蛴袟l件的師范院校建立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師資培訓基地,或依托當地衛生專業機構開展師資培訓工作。要重視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各級教研部門要把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學研究納入教研工作計劃,要把對學生的技能培養作為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特點,開展以知識傳播與技能培養相結合的教學研究工作。要鼓勵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制作教學用多媒體課件,以提高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六、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關心艾滋病患者遺孤的義務教育,應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與衛生、民政等部門密切配合,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切實解決艾滋病患者遺孤免費義務教育問題,以確保他們接受義務教育。
七、開展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應與學校社會公德教育、法制教育、遠離毒品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教育教學活動有機結合,把課堂內教學與課堂外教學活動結合起來,以發揮整體教育效應。學校在開展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時還應與社區宣傳教育活動有機結合,通過學校、學生將預防艾滋病的知識與技能、將黨和政府防治艾滋病的有關政策與措施傳遞到家庭以及社區其他成員,帶動社區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八、加大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檢查督促力度,確保各項措施的落實。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將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落實情況納入教育督導評估及有關專項工作檢查內容,定期對學校開展該項工作的情況,特別是落實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課時、開展師資培訓、健康教育處方發放、科普圖書配備、宣傳園地設置以及學生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情況等進行檢查與督促,以保證接受九年義務教育之后的青少年都掌握必要的預防艾滋病知識。
教育部
二○○四年五月十九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